10个哥哥
“陪”着陈数在北京读书 1987年,陈数转到黄石艺校舞蹈班就读。
“陈数那孩子,人非常正直。”陶汉笙是从艺校退休的教师,回忆起陈数在学校的点点滴滴,“正直”是陶汉笙对陈数的第一印象。
那天,班上一名外号叫“淘气”的男孩子,把老师的自行车的气放了,陶汉笙有些生气,到班上问“是谁干的”?鸦雀无声。“老师,我知道,是他!”陈数举着手,向老师报告,一副认真的模样。这与平时那个跟同学们有说有笑、打成一片的陈数不同,此时的她,浑身充满着一股凛然的侠气。
在艺校就读一段时间后,陈数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。
而此时,早已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破格录取的陈丹,也在北京。由于比妹妹年长9岁,陈数到了北京后,陈丹自然又成了“家长”。每到周末,陈数都会去找哥哥,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哥哥宿舍里的冰箱,找吃的,与陈丹同在一个班的另外9名战友,也非常疼爱这个小妹妹,陈数都亲切地称呼他们“哥哥”。
有了10个哥哥的疼爱,年幼的陈数在北京的生活变得有趣多了。但疼爱归疼爱,生活在军队里的陈丹,对妹妹仍比较严格。一天,战友严涛得知陈数来了,兴冲冲地奔向陈丹的宿舍,一推门,却发现陈数眼泪汪汪地坐在床边,陈丹坐在她对面的小凳上,严肃地说:“这个事情你怎么能这样?这样做是不对的。”见状,严涛连忙打圆场。见到“救星”到来,陈数很快抹干眼泪,兴冲冲地跟哥哥说了句:“哥,我跟三哥出去玩了。”便拉着严涛的手,蹦蹦跳跳地走了。
在北京求学期间,陈数十分刻苦,以每年都拿一等奖学金的优异成绩,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,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。2001年,陈数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,如今是东方歌舞团的舞蹈演员,国家二级舞蹈演员。
每年生日
一定要送生日礼物给爸妈 从11岁考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开始,陈数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过生日。印象最深的生日当属20岁那年,当时陈数正在东方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,那天她一个人买了一个小蛋糕拎回宿舍,默默点亮蜡烛,许愿。而室友们一直到很晚才回来吃到陈数的生日蛋糕。
“我只过了两个比较隆重的生日。”陈数告诉记者,第一次是在东方歌舞团的时候,请了十几个同学找了家环境不错的餐厅,大家就当聚会一样,吃了顿晚饭。第二次是在认识男友赵胤胤之后,那年生日,男友在故宫旁边一家餐厅里请了媒体的朋友和马卫东老师,大家看着窗外的护城河谈天说地,非常开心。
步入演艺圈后,陈数坦言收到过不少礼物,但她表示令她最感动的还是每年收到影迷们寄来的礼物,比如今年收到的印有卡通旗袍头像的T恤衫。“挺可爱的。”陈数笑呵呵地说,“无论是书信、文稿还是粉丝们编辑成册的画册,我都会拍张照片发到博客或是微博上去,跟我的朋友来分享。”前不久,陈数微博上公布的一份生日礼物,就出自黄石粉丝“惘然不见”之手。看到陈数在微博上公布自己的礼物并表示感谢,“惘然不见”显得很兴奋,她告诉记者:“我们这些‘树枝’并不是单单冲着陈数长得漂亮才喜欢她,而是她是黄石人的骄傲。”
生日怎么过,其实陈数并不在意。反而每年的生日,她都会给父母送礼物。
“自从她去北京求学,我们就很少给她过生日,反倒是她总是给我们送礼物、表达感谢之意。”昨日,在李克立家中,温馨的房间内随处可见陈数的照片。又到女儿的生日了,母亲对女儿的思念平添了几分。李克立在家中随手拿出几样小礼物,乌克兰的跳舞娃娃、俄罗斯的套娃等,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小礼物,都是陈数从国外带回来的,因为她知道,母亲就爱这些温馨的小礼物。
还有一套印有陈数照片的水杯,是陈数2006年生日,送给父母的礼物。“这孩子很贴心。”每天在家里看到这些可爱的小物件,不管陈数身在何处,李克立都能感到女儿与自己近在咫尺。
几天前,李克立将陈数2008年在武汉表演话剧《日出》时的照片,装订成册,照片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傅正明拍摄。细心的李克立不忘加了张生日贺卡,上面写着:“小数,心爱的女儿,爸爸妈妈爱你,祝你生日快乐!”昨日,李克立打电话给远在北京的女儿,问她是否收到礼物,电话那头立刻传来撒娇的声音:“妈妈,太好了,谢谢你!”
连线陈数时,她真诚地委托记者转达她的心意:“‘三八妇女节’刚刚过去,我向黄石所有的女性同胞们问好,向黄石的父老乡亲问好。多年未见的恩师们,我诚挚地祝福你们。”